2019年4月24日,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正式发布了《视频监控室外电子设备箱通用技术要求》团体标准,该标准自2019年4月30日起开始实施。该标准规定了
视频监控室外电子设备箱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,适用于视频监控系统中使用的室外电子设备箱,其他领域应用的室外电子设备箱可参考采用。

这几年,我国平安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。作为平安建设主要系统之一的视频监控系统,从前端采集、数据传输到数据存储以及计算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。虽然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技术的推动下,平安城市建设进入了新阶段:以公安信息化、智慧警务、智慧综治等智能化应用为牵引的智慧型平安城市建设。但是,平安城市建设三大任务的基本内涵仍未发生改变,将继续增加视频监控的点位,扩大覆盖面,同时推动全国联网工作以及海量视频信息智能化应用。实现平安城市建设的基础就是室外视频监控。
近几年,智慧理念的拓展普及潮流中,视频监控发展处于领先地位。中央政法委综治办视频监控专家、公安部安防标准委员会特聘专家、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王汝琳教授说道:“安防在做的智能视频图像分析,无论是人脸识别,还是车牌识别,都是希望用机器来读懂、辨识视频图像。”要想实现这些目标,机器的质量就是重中之重,《视频监控室外电子设备箱通用技术要求》团体标准对视频监控产品提出了更高、更精细化的要求,为新一代视频监控落地应用以及平安城市建设保驾护航,这无疑对行业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。
此外,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,视频监控信息预测将通过系统、服务和软件中的高级数据聚合和自动化功能实现。据Gartner数据显示,2018年,有30%的视频或图像内容是由机器而不是人类进行分析;而到2020年,这一数字将变为99%。毫无疑问,人工智能技术将继续推动视频和视频分析技术的创新。因此,视频监控智慧化升级以及与其他多个系统联动已经是包括平安城市、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等社会发展的共同需求。
以2018年西安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政府PPP项目为例,在这项总投资达7.9亿元的项目中,有45000路视频监控需新建、改造和整合,其中,传统前端设备已经定义为公共安全前端感知系统,对智能化、人脸识别摄像机有了明确的配置要求,力求实现重点公共区域“全域覆盖、全网共享、全时可用、全程可控”的目标。
《视频监控室外电子设备箱通用技术要求》团体标准的发布不仅促进了平安城市、智慧城市高质量建设,更有利于安防视频监控行业健康长远发展。随着智能视频与特定业务的结合逐渐密切,未来视频监控的应用将更加广泛。
广东蓝讯智能科技是
东莞安防监控工程商,专业承接视频监控、安防监控、门禁、停车场系统等工程。欢迎来电咨询,电话:
180-2899-0096.